當前位置:普法百科網 >

網路生活 >網路安全 >

怎樣加強金融機構網路安全?

怎樣加強金融機構網路安全?

銀行、證券公司、信託公司等金融機構在人們日常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現在各家金融機構都是網路化辦公,很多理財產品也是通過網路渠道發行的。因此,對於金融機構來說,網路安全再怎麼強調也不過分。那麼,如何加強金融機構網路安全?下面小編簡單介紹下有關知識。

怎樣加強金融機構網路安全?

一、如何加強金融機構網路安全?

1、首先是嚴格貫徹執行《網路安全法》的相關要求,做好系統的定級、備案、評估,健全完善銀行業網路安全防護體系,將其納入銀行已有的資訊保安體系建設和運行當中。

2、其次是基於大資料分析網路安全態勢,通過資料採集和分析做到視覺化、可測量、自動化、可檢測,提升銀行的風險感知及預警能力,實現安全風險的視覺化管理。同時建立客戶反欺詐監測預警體系,通過大資料平臺對複雜多樣的業務場景威脅進行智慧化學習與分析,建立海量威脅情報庫識別業務安全風險,從而感知客戶資訊洩露及業務欺詐風險,能夠主動利用業務應急措施、風險管控手段,管控客戶欺詐等行為,保障客戶資金交易及業務安全。

3、再次是加強敏感資料安全保護。銀行正在積極推進資料分級和分類管理體系的建立,深入評估客戶敏感資訊在建立、儲存、傳輸、使用和銷燬等過程中的安全風險,綜合運用多種手段,防範敏感資料洩露、篡改、丟失和非授權訪問。總體而言,我們正不斷完善資料風險防範體系,建立敏感資料的監測體系,強化敏感資訊保護措施,加強資料外洩溯源追蹤能力。

4、最後是打造安全運營協同防護機制。建立系統開發、系統運維、安全測試等部門的運維與安全協同工作機制,建立共享情報與處置平臺,在事件預警、指標監測、應急處置等方面優化流程,形成聯動效應。同時加強網路和資訊保安領域的安全交流合作,建立威脅情報共享機制和技術平臺,實現威脅情報協同處置。

二、金融機構面臨的網路風險有哪些?

商業銀行大力推動“網際網路 金融”的發展,推動業務不斷從線下向線上遷移。由於銀行儲存著大量金融和客戶資訊,也成為了不法分子的主要攻擊目標之一,面臨著嚴峻的網際網路安全威脅。今年以來,不法分子針對銀行的攻擊行為突出、趨利性明顯,多起專門針對銀行的高階持續性威脅攻擊事件(APT攻擊)陸續被披露,其中以孟加拉央行遭受黑客入侵導致鉅額資金被竊事件最為典型,同時以盜取和詐騙銀行客戶資金、買賣個人敏感資訊為目的的地下黑色產業鏈也日具規模,精準網路詐騙行為猖獗,商業銀行的經營環境面臨著嚴峻的外部安全挑戰。

綜上所述,金融機構一旦被黑客攻擊,會導致資料洩露,嚴重者會威脅到居民的存款安全及金融體系。加強金融機構網路安全建設,勢在必行。對於關鍵資料,要備份,並加密儲存。金融機構通過和外包公司合作,提高自身網路防火牆等級,增加抵禦網路攻擊的能力。另外,國家有專門的網路安全法,作為金融機構,應當按照法律規定完善制度。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pfbkw.com/zh-tw/wangluo/wangluoanquan/nv51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