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普法百科網 >

法律顧問 >法律 >

經濟補償金是按照税前工資算嗎

經濟補償金是按照税前工資算嗎

經濟補償金是按照税前工資算嗎
經濟補償金是税前工資

我國《勞動法》、《勞動合同法》規定經濟補償金應按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計算,雖然未規定平均工資是税前工資還是税後工資,但《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規定經濟補償的月工資按照勞動者應得工資計算,這裏的用詞是“應得工資”,不是“實得工資”,説明是含税的工資。

根據財政部、國家税務總局2001年頒佈的《關於個人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係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徵免個人所得税問題的通知》第一條規定,個人因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係而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包括用人單位發放的經濟補償金、生活補助費和其他補助費用),其收入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以內的部分,免徵個人所得税;超過的部分按照《國家税務總局關於個人因解除勞動合同取得經濟補償金徵收個人所得税問題的通知》(國税發〔1999〕178號)的有關規定,計算徵收個人所得税。所以如果在計算經濟補償金時按照税後工資計算,就存在重複徵税的問題。由此可知,經濟補償金在一定金額以內的不需納税,也即用人單位以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税的理由不成立。因此,筆者認為經濟補償金應當以税前工資為標準計算。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pfbkw.com/zh-mo/guwen/falv/8e76w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