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普法百科网 >

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案例 >

邻接权受不受著作权法的保护?

邻接权受不受著作权法的保护?

邻接权受不受著作权法的保护?

一、邻接权受不受《著作权法》的保护?

邻接权的原意是与著作权相邻的权利,其确切含义应是作品传播者所享有的权利。在我国《著作权法》中,邻接权包括出版者权、表演者权、录制者权和广播电视组织权。

关于邻接权的保护期,我国《著作权法》有这样一些规定:

表演者的人身权不受限制,著作财产权的保护期为作者有生之年加死亡后50年。作者死亡后,其保护期以作者死亡后次年的1月1日开始计算,第50年的12月31日保护期届满。

音像制作者权的保护期限为50年,截至该作品首次制作完成后第50年的12月31日。

《广播、电视节目的保护期为50年,截止于该节目首次播放后的第50年的12月31日。

对于图书、期刊的版式设计权的保护期,保护期为10年,截止于使用该版式设计的图书、期刊首次出版后第10年的12月31日。

邻接权是在传播作品中产生的权利。作品创作出来后,需在公众中传播,传播者在传播作品中有创造性劳动,这种劳动亦应受到法律保护。传播者传播作品而产生的权利被称为著作权的邻接权。

二、邻接权与著作权的区别

邻接权与著作权一样同属于知识产权的范畴,两者关系密切,邻接权是由著作权衍变转化而来的,是从属于著作权的一种权利。

但是两者是有区别的,其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主体不同

著作权的主体是智力作品的创作者,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而邻接权的主体是作品的传播者,即图书、期刊的出版者;音乐、戏剧等表演者;录音、录像的制作者以及广播电视组织等,除表演者外几乎都是法人。

2、保护的客体不同

著作权保护的客体是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邻接权保护的客体是用以传播的作品,即演绎作品,它是以原作品为前提,根据传播形式的需要加工而成,如戏剧、音乐演奏、诗朗诵、相声等。前者体现作者的创造性劳动,后者体现传播者的创造性劳动。

3、内容不同

著作权的内容包括:人身权,即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收回已发表的作品权等;财产权,即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展览权、表演权、放映权、广播权、信息网络传播权、以及改编、翻译、汇编权等。而邻接权的内容主要包括出版者对其出版的书刊的权利、表演者对表演的权利,音像制作者对其音像制品的权利、广播电视组织对其广播电视节目的权利、出版者对其出版的图书和期刊的版式设计享有的权利等。

4、保护的前提不同

作品只要符合法定条件,一经产生就可获得著作权保护;而邻接权的获得须以著作权人的授权及对作品的再利用为前提。

在我国的知识产权的类型划分的规定中,著作权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创作者依照法律规定对其创作的作品所享有的一种民事权利。邻接权是指,作品传播者在传播作品时所享有的权利,因为它与著作权紧密相连,故称为著作权的邻接权。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pfbkw.com/chanquan/zhishianli/o3gno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