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普法百科網 >

徵地拆遷 >維權技巧 >

一般房屋被強拆案如何判決

一般房屋被強拆案如何判決

一、一般房屋被強拆案如何判決

一般房屋被強拆案如何判決

在房屋被強拆案件當中,如果是違法強拆的話,有關責任人需要承擔賠償責任。在強拆案件中,違法實施強拆行為的行政機關依法應當為強拆行為承擔行政責任和行政賠償責任;

此外《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第三十一條

採取暴力、威脅或者違反規定中斷供水、供熱、供氣、供電和道路通行等非法方式迫使被徵收人搬遷,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處分;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

二、如何算強拆合法程序

在實際的拆遷過程中,大致程序為:評估聽證→發佈拆遷公告→拆遷補償協商→房管部門或政府裁決→拆遷實施。

當拆遷補償協議未達成一致時,經當事人申請,由房屋管理部門裁決,若房屋管理部門是被拆遷人的,由同級人民政府裁決,裁決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30日內作出。當事人認可裁決內容時,可依裁決自動履行,當事人對裁決不服的,可以自裁決書送達之日起60日內向上一級行政機關申請行政複議,或在6個月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當事人一方未做法律規定的期限內申請複議或提起訴訟的,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可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拆遷人已對被拆遷人貨幣補償或提供安置用房、週轉用房的,訴訟期間不停止拆遷的執行。

政府徵收、徵用、拆遷行為違法是申請國家賠償的前提,在行政複議或行政訴訟中,只有被拆遷人識破拆遷方的違法點,才能有掌握維權主動權的可能。在進行維權過程中,主要舉證責任在被告或者被申請人,只要此次維權的被告或者被申請人不能證明其拆遷行為合法,那麼就是違法的,這也是被拆遷人進行維權的有利因素之一。

在房屋被強拆案當中,如果是屬於違法強拆的話,那麼是需要進行支付賠償的。如果是經過合法強拆的話,那麼是不需要承擔賠償責任的。如果有關部門需要對相關房屋進行拆遷的話,那麼需要先對拆遷房屋進行評估,並且進行聽證,之後需要在社會公眾當中發佈拆遷的有關通知。

標籤: 房屋 判決 強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pfbkw.com/zh-mo/zhengdi/weiquanjiqiao/5wj4d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