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普法百科網 >

環境保護 >環境污染罪 >

污染環境罪不予批捕法律意見書

污染環境罪不予批捕法律意見書

污染環境罪不予批捕法律意見書

一、污染環境罪不予批捕法律意見書有什麼作用

通過污染環境罪辯護意見書,可陳述對當事人有益的辯護意見。

由於污染環境罪影響惡劣,損害公眾利益,所以國家在修正案中擴展了此罪的適用範圍,嚴厲打擊此種犯罪行為。不過,有時難免用力過猛,對量刑的結果有質疑的餘地,此時就可藉助污染環境罪辯護意見書來更好維護當事人的權益。以上是對污染環境罪法律意見書有什麼作用問題的解答

二、污染環境罪主觀方面概述

污染環境罪的主觀方面具體可以表述為:行為人應當預見到自己的排放、傾倒或者處置行為可能導致嚴重污染環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可以避免,以致嚴重污染環境的危害結果發生。行為人在實施污染環境行為(排放、傾倒或者處置有放射性的廢物、含傳染病病原體的廢物、有毒物質或者其他有害物質)時可能是故意的,也可能是過失的,但是行為人對於危害結果(嚴重污染環境)所持的心理狀態是過失。

(一)過失和故意的判斷的重要性 過失和故意是行為人的主觀心態,司法實踐中判斷難度較大。如果行為人在實施排放、傾倒或者處置行為時,對於行為所持的心態是故意,那麼關鍵就在於判斷其對環境污染危害結果所持的心態,如果是過失,則構成污染環境罪,如果是放任(在實踐中很少見“希望”態度),則構成故意,那麼就不能作為污染環境罪處理,而一般會作為危害公共安全類犯罪處理。 上述判斷過程,在實踐中不是很好把握,導致很多環境污染的犯罪傾向於採用“倒推”的方式定案:如果行為的危害結果很嚴重,就不按過失犯罪處理,在司法實踐中便認定行為人對於危害結果持放任態度,行為人的主觀心態為間接故意,最後判決行為人構成投放危險物質罪,或者其他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以達到提高刑罰的目的。

仨、污染環境罪的罪過形式屬於故意

刑法關於破壞環境資源保護罪的罪過形式,除了污染環境罪外,均為故意犯罪。刑法修正案(八)規定了污染環境罪的新罪名,但並未明確規定污染環境罪的主觀罪過形態,對此,實務界有不同的認識。筆者認為,污染環境罪的主觀罪過形式,應該是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

目前,關於污染環境罪的主觀罪過形態爭議,實質上涉及對污染環境結果的不同認識。污染環境結果的發生,大多數情況下需要經過一定年限或者積累到一定程度才能顯現,目前科學技術手段很難確定污染結果是否發生,那麼,對於污染環境的行為是否會造成環境污染的結果,一般人不具備預見能力,對於無法預見的事情,刑法就不能苛責行為人的主觀狀態。根據刑法理論中主客觀相一致原則,必須對犯罪構成要素有主觀上的認識才能定罪,那麼,在污染環境罪中,在對污染結果無法預見的情況下,追究行為人的刑事責任是否突破了刑法罪過原則,筆者認為並非如此。雖然行為人對環境污染後果的主觀形態難以判斷是故意還是過失,但其對污染環境的行為是故意的,也就是説,行為人對污染環境行為形成的“可能造成環境污染後果”的危險狀態是能夠預見的,於此就可以認定行為人的主觀狀態是間接故意。

但是在污染環境罪定罪的過程中除了污染環境罪外,其他的都可以定性為故意犯罪。如果行為人因為自己的大意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此時行為人也要對造成的結果負責,這個時候可以認定行為人的主觀的狀態是間接性故意傷害環境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pfbkw.com/zh-hk/baohu/huanjingzui/e96o7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