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普法百科網 >

損害賠償 >其他侵權 >

處理名譽權糾紛結果一般是什麼

處理名譽權糾紛結果一般是什麼

處理名譽權糾紛結果一般是什麼

一、處理名譽權糾紛結果一般是什麼

處理名譽糾紛的結果只要沒有涉嫌刑事犯罪一般是可以責令侵權人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可以書面或口頭的方式進行,內容須事先經人民法院審查。恢復名譽、消除影響的範圍,一般應與侵權所造成不良影響的範圍相當。公民、法人因名譽權受到侵害要求賠償的,侵權人應賠償侵權行爲造成的經濟損失;公民並提出精神損害賠償要求的,人民法院可根據侵權人的過錯程度、侵權行爲的具體情節、給受害人造成精神損害的後果等情況酌定。法院判決被告對原告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並賠償一定的精神損失費是正當的。

二、如何認定侵犯名譽權的損害結果

1、以書面或口頭形式侮辱或者誹謗他人,損害他人名譽的,應認定爲侵害他人名譽權。

2、對未經他人同意,擅自公佈他人的隱私材料或以書面,口頭形式宣揚他人隱私,致他人名譽受到損害的,按照侵害他人名譽權處理。

3、因新聞報道嚴重失實,致使他人名譽受到損害的,應按照侵害他人名譽權處理。

4、因撰寫、發表批評文章,文章基本內容失實,使他人名譽受到損害的,應認定侵害他人名譽權。撰寫、發表的批評文章,反映的問題雖基本屬實,但有侮辱他人人格的內容,使他人名譽受到侵害的,應認爲侵害他人名譽權。撰寫、發表批評文章,文章反映的問題基本屬實,沒有侮辱他人人格的內容的,不應認定爲侵害他人名譽權。

5、描寫  真人真事的文學作品,對定人進行侮辱、誹謗或披露隱私損害其名譽的;或者雖未寫明真實姓名和住址,但事實是以定人爲描寫對象,文有侮辱、誹謗或者披露隱私的內容,致使其名譽受到侵害的,應認定爲侵害他人名譽權。

撰寫、發表文學作品,不是以生活特定的人爲描寫對象,僅是作品的情節與生活中某人的情況相似,不應認定爲侵害他人名譽權。

6、編輯出版單位在作品已被認定爲侵害他人名譽權或被告知明顯厲於侵害他人名譽權後,應刊登聲明消除影響或採取其他補救措施;拒不刊登聲明,不採取其他補救措施,或繼續刊登、出版侵權作品的,應認定爲侵權。是否構成百侵害名譽權的責任,應當根據受害人確有名譽被損害的事實、行爲人行爲違法、違法行爲與損害後果之間有因果關係、行爲人主觀上有度過錯來認定。

《民法典》

第一千零二十四條 【名譽權】民事主體享有名譽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侮辱、誹謗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譽權。

名譽是對民事主體的品德、聲望、才能、信用等的社會評價。

行爲人在主觀上有過錯,在客觀上存在的損害他人名譽的事實,並且是針對於特定的人同時被其他人所知悉,造成了對方的名譽損害。這種情況就是屬於侵犯了他人的名譽權,一般對於名譽權糾紛案件的結果是進行損失賠償以及賠禮道歉,消除影響等等。

標籤: 糾紛 名譽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pfbkw.com/zh-hant/sunhai/qitaqinquan/v9pdr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