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普法百科網 >

合同事務 >合同訂立 >

什麼是要約邀請

什麼是要約邀請

要約邀請又稱爲”要約引誘“,根據《民法典》第四百七十三條的規定,它是指希望他人向自己發出要約的意思表示。那麼什麼是要約邀請呢?它的具體含義和內容是什麼呢?本站小編整理了本文,介紹了要約邀請的定義和意義,僅作參考。

什麼是要約邀請

一、要約邀請的定義

要約邀請是當事人訂立合同的預備行爲,只是引誘他人發出要約,不能因相對人的承諾而成立合同。在發出要約邀請以後,要約邀請人撤回其邀請,只要沒給善意相對人造成信賴利益的損失,要約邀請人一般不承擔責任。

如寄送的價目表、拍賣公告、招標公告、招股說明書、商業廣告等爲要約邀請。但商品廣告的內容符合要約規定的,則視爲要約。因爲要約邀請只是作出希望別人向自己發出要約的意思表示。因此,要約邀請可以向不特定的任何人發出,也不需要在要約邀請中詳細表示,無論對於發出邀請人還是接受邀請人,都沒有約束力。

二、要約邀請的意義

要約邀請是事實行爲還是意思表示,至今還存在着對立的觀點。有的學者指出,要約邀請性質上爲事實行爲,而非意思表示。要約邀請不是一種意思表示,而是一種事實行爲,也就是說,要約邀請是當事人訂立合同的預備行爲,在發出要約邀請時,當事人仍然處於訂約的準備階段。還有的學者將要約與要約邀請作出比較:要約是旨在訂立合同的有法律意義的意思表示行爲,行爲人在法律上須承擔責任;而要約邀請則是當事人訂立合同的預備行爲,行爲人無須承擔責任。

筆者認爲認爲要約邀請一種意思表示,理由如下:

第一,要約邀請是一種預備行爲、當事人處於訂約的準備階段,這並不是要約邀請是事實行爲的理由。判斷一個行爲是事實行爲還是意思表示不是看它在事實上處於什麼階段而是要看它的法律效果。

第二,對要約邀請而言,行爲人並非一概無須承擔責任,行爲人在要約邀請中有欺詐等違法行爲時,仍然要承擔民法典上的責任。

第三,要約邀請作爲有法律意義的行爲,其法律意義是如何產生的?與要約邀請的內容無關嗎?要約邀請的法律意義正在於要約邀請的內容,比如拍賣公告是要約邀請,拍賣公告中的拍賣標的物、拍賣時間、地點的規定能夠隨便改變嗎?上述內容的效力,實際上是意思表示內容的效力,其實,學者們主張要約邀請是事實行爲,並沒有什麼站住腳的理由,只不過是慣性思維而已。

事實行爲與表示行爲是相對應的概念。事實行爲是非表示行爲,效力之發生,不取決於當事人的心理狀態,不取決於當事人的意志;而要約邀請,是表示行爲,包含了當事人訂約的願望,甚至包含了交易條件,其效力之發生,取決於邀請人的意志。因此,可以排除要約邀請是事實行爲的結論。要約邀請是表示行爲,表示行爲中最重要者是意思表示。應當在表示行爲的基礎上討論要約邀請是否爲意思表示。若要約邀請爲意思表示,則要約邀請就可構成法律行爲。法律行爲是依當事人的意思,能夠發生私法效果的行爲。

《民法典》第四百七十三條規定:“要約邀請是希望他人向自已發出要約的意思表示。寄送的價目表、拍賣公告、招標公告、招股說明書、商業廣告等爲要約邀請。商業廣告的內容符合要約規定的,視爲要約。”從該條的規定來看,要約邀請的意義被限制在使他人能夠向自已發出要約,僅僅是一種締約意向資訊的傳遞,要約邀請,只不過使“自已”(受要約人)特定化、明確化了。中國《民法典》關於要約邀請的規定,秉承傳統理論,認爲要約邀請僅僅是締約的準備,僅僅是向相對人發出的要求提供要約的呼喚,而忽視了要約邀請的另一個法律意義—提出交易條件甚至使交易條件具有拘束力。

希望以上由本站小編爲您整理的要約邀請的內容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還有要約邀請方面的疑問沒有在本文中得到解答,歡迎免費諮詢我們的專業律師。


標籤: 要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pfbkw.com/zh-hant/shiwu/hetongdingli/81wy5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