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普法百科網 >

知識產權 >知識產權案例 >

著作權保護作品的表達形式嗎?

著作權保護作品的表達形式嗎?

一、著作權保護作品的表達形式嗎?

著作權保護作品的表達形式嗎?

是的,會保護作品的表現形式,而不保護其固定物,著作權不同於一般的財產權,享有著作權的人並不意味着對作品所依附的那個具體的物享有什麼權利,而只是對作品的思想表現形式主張權利。就一部小說的著作權來說,井不是指著作權對這部小說所附着的稿紙及其複製品(圖書)享有權利,而是對錶達了該小說所描述的思想、感情等特殊表現形式享有權利,即該小說的文字組合、詞句排列、情節安排和結構體例等形式受到《著作權法》的保護。

因此,購買了這部小說的稿紙或圖書的人,並未同時取得該小說的著作權。即使一個小偷將作者的小說書稿偷去,也並沒有偷到這部書的著作權。因爲他無權複製、出版、發行這部小說而取得經濟利益。

二、著作權保護時間怎麼算?

不同的權利,著作權保護期限起止時間是不一樣的:

(1)作者的署名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的保護期不受限制。

(2)自然人的作品,其發表權的保護期爲作者終生及其死亡後五十年,截止於作者死亡後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如果是合作作品,截止於最後死亡的作者死亡後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

(3)法人或者非法人組織的作品、著作權(署名權除外)由法人或者非法人組織享有的職務作品,其發表權的保護期爲五十年,截止於作品創作完成後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法律上規定的權利的保護期爲五十年,截止於作品首次發表後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創作完成後五十年內未發表的,著作權法不再保護。

(4)視聽作品,其發表權的保護期爲五十年,截止於作品創作完成後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截止於作品首次發表後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創作完成後五十年內未發表的,法律不再保護。

三、侵犯著作權的行爲類型包括哪些?

1、直接侵權

未經作者或其他著作權人的許可而以任何方式複製、出版、發行、改編、翻譯、廣播、表演、展出、攝製電影等行爲,均構成對著作權的直接侵權。這種侵權行爲是主要打擊的對象。

2、間接侵權

是指侵權人的侵權行爲是他人侵權行爲的繼續,從而構成間接侵權;或某人須對他人的行爲負一定責任,而他自己並沒有直接從事任何侵權的行爲。

3、違約侵權

這種侵權行爲主要發生在著作權轉讓及著作權許可活動中,如著作權受讓人或被許可人違反合同約定,擅自超出轉讓協議或許可協議的約定使用著作權。這種行爲既構成違約又構成侵權。這種情況在計算機軟件轉讓與許可使用中發生比較多。

著作權保護作品的表達形式,不同的著作權,保護的期限不一樣,攝影作品、電影作品著作權的保護期限是五十年,從作品發表之日開始計算,法人或其他組織的作品,著作權的保護期限是五十年,個人文學作品著作權保護期限是作者的一生及死後五十年。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pfbkw.com/zh-hant/chanquan/zhishianli/wzvzk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