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普法百科网 >

行政 >行政诉讼 >

行政案件中止诉讼的情形包括哪些?

行政案件中止诉讼的情形包括哪些?

一、行政案件中止诉讼的情形有哪些?

行政案件中止诉讼的情形包括哪些?

诉讼中止是指在诉讼过程中,因出现某种原因而诉讼暂时停止,待原因消除后诉讼继续进行的制度。行政诉讼中的诉讼中止主要包括以下情形:

1、原告死亡,须等待其近亲属表明是否参加诉讼的;

2、原告丧失诉讼行为能力,尚未确定法定代理人的;

3、作为一方当事人的行政机关、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

4、一方当事人因不可抗力的事由不能参加诉讼的;

5、案件涉及法律适用问题,需要送请有权机关作出解释或者确认的:

6、案件的审判须以相关民事、刑事或者其他行政案件的审理结果为依据,而相关案件尚未审结的;

7、其一也应当中止诉讼的情形。

二、行政案件管辖地怎么确定?

在行政诉讼中按照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划分案件管辖称作一般地域管辖,有时也称普遍地域管辖。《行政诉讼法》第17条规定:“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也可以由复议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对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诉讼,由被告所在地或者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当事人选择其中之一进行诉讼时,按我国行政诉讼的管辖规定,可以就行政行为造成人身损失和财物损失都在同一法院诉讼,而不是分别提起诉讼。

三、行政诉讼参与人包括哪些?

行政诉讼参加人,是指参加行政诉讼的当事人以及与当事人诉讼地位相似的人。它包括当事人和具有类似诉讼地位的诉讼代理人。

行政诉讼参加人的范围是:原告、被告、第三人和诉讼代理人四种。行政诉讼参加人与参与人不同,后者的范围比前者宽。参与人包括参加人和证人、鉴定人、翻译人、勘验人等。后一类参与人与前一类参加人不同,他们在法律上与本案没有利害关系。当然,他们在诉讼中也享有相应的权利和义务。

综上所述,公民的合法权益被行政机关侵犯,可以发起行政诉讼,去被告单位的所在地法院立案。在审理过程中,如果出现特定情况,比如原告死亡、失去诉讼能力,行政机关组织解散,遇到不可抗力当事人一方无法正常出庭等。诉讼中止后,法院会对不利因素评估,一旦消失就会重新组织开庭。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pfbkw.com/xingzheng/xingzhengsusong/8gze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