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普法百科网 >

刑事辩护 >刑事犯罪辩护 >

假传军令罪既遂处罚标准是怎么样的

假传军令罪既遂处罚标准是怎么样的

一、最新假传军令罪既遂处罚标准是怎么样的

假传军令罪既遂处罚标准是怎么样的

依据《刑法》第四百二十二条 隐瞒、谎报军情罪

故意隐瞒、谎报军情或者拒传、假传军令,对作战造成危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使战斗、战役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拒传、假传军令罪是指军人在战时明知是与作战有关的命令、指示等而故意拒绝传递的行为。假传军令罪,是指军人战时伪造、篡改军事命令并予以传达或发布,对作战造成危害的行为。

因此,传递虚假军事命令得逞并对作战造成一定危害的,就构成本罪的既遂,应当处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在军事行动中传递虚假命令,导致战斗情况对我军有严重不利,或者我军有人员伤亡的,则可能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甚至死刑。

二、构成要件

犯罪主体

(一)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即军人。但在司法实践中,犯拒传军令罪的,主要是负有传递军令职责的军人,如通信、机要人员等,其他军人由于职责上没有传递军令的义务,所以一般不能构成拒传军令罪。假传军令罪由于在客观方面任何人都可能虚构军令并加以传递,所以其犯罪主体并不限于特定的人员,除了与拒传军令罪相同的负有传递军令职责的军人外,其他军人也可以成为假传军令罪的犯罪主体。

(二)犯罪客体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作战指挥秩序。军令是部队执行军事任务的依据,保证准确,及时地传递军令,是争取作战胜利的必要条件。拒传、假传军令的行为,严重妨害了各级首长对部队的指挥,破坏作战指挥秩序,将对作战造成严重危害。

(三)犯罪主观方面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拒传、虚传军令的行为将会对作战造成危害结果,却希望或者放任这种危害结果的发生。行为人拒不传递军令时,是否希望阻止有关部队和人员执行该命令,或者传递虚假的作战命令是否希望接受假命令的人执行,都不影响对其拒传、假传军令的主观故意的认定,因此本罪可以由间接故意构成。过失不构成拒传命令罪和假传命令罪。本罪的犯罪动机多种多样。对于因过失而错传命令,一般不追究其刑事责任。如对作战危害十分严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可按玩忽军事职守罪惩处。

(四)犯罪客观方面

拒传、假传军令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拒传或者假传军令,对作战造成危害的行为。军令是指与部队军事行动有关的命令,如人员配备,部队设防,担负的战备任务,进入或者解除等级战备,受领作战任务,部队开进、集结,兵力部署,火力配置,战斗编成,协同计划,保障方案等命令。拒传军令是指有条件传递军令而拒绝传递军令。如果确因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如联络中断等,无法及时传递军令,不能认为是拒传军令。假传军令是指故意传递虚假的军令。假传的军令既可以是无中生有凭空编造的,也可以是篡改真实的军令;既可以是行为人自己编造或者篡改的,也可以是行为人明知别人编造或者篡改后自己仍然予以传递的。;拒传—军令是不作为的行为方式,假传军令是作为的行为方式。

拒传军令和假传军令既可以单独实施,也可以结合在一起实施,即拒绝传递真实军令的同时反而故意传递虚假的军令,作为选择性罪名,不进行数罪并罚,只定一个拒传、假传军令罪。

传递虚假的军令需要由有特殊身份的人员来说,属于身份犯罪。有可能构成本罪的人为军官、士兵、警卫人员。虚假的军令包括对于人员配置、作战方向、队伍编制、合作计划等。

标签: 假传 处罚 军令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pfbkw.com/xingshi/xingshifanzui/r0dn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