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普法百科网 >

诉讼仲裁 >诉讼管辖 >

民事诉讼状中陈述的理由属于自认吗?

民事诉讼状中陈述的理由属于自认吗?

自认在我国法律当中是指对于自己不利事实的承认,无论是直接承认还是默认都属于自认。那么在民事诉讼状中陈述的理由属于自认吗?诉讼中自认的法律要件又包括哪些方面呢?下面就请大家针对问题,阅读以下的资料。

民事诉讼状中陈述的理由属于自认吗?

一、民事诉讼状中陈述的理由属于自认吗

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九十二条:“一方当事人在法庭审理中,或者在起诉状、答辩状、代理词等书面材料中,对于己不利的事实明确表示承认的,另一方当事人无需举证证明。对于涉及身份关系、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等应当由人民法院依职权调查的事实,不适用前款自认的规定。自认的事实与查明的事实不符的,人民法院不予确认。”

二、法律要件

(一)自认必须是在民事诉讼过程中作出。

基于自认是否在法院审理过程中作出,可以将自认分为诉讼上的自认和诉讼外的自认。自认要具有法律约束力,必须是诉讼上的自认,其要求自认必须在民事诉讼过程中作出,包括开庭审理前的准备阶段及开庭审理的过程。诉讼外的自认不具有免除对方举证责任的效力,其对法院也不发生诉讼中自认的效力,它只不过是一种普通的证据,对方当事人可以把诉讼外的自认作为证据来使用。

(二)自认必须是当事人对事实的陈述。

自认只能是对单纯的案件事实的陈述,不包括由经验法则或事实连锁而为的判断,以及权利或法律关系的主张。对法律判断和经验法则,即使双方当事人的陈述相一致,也不能约束法院。

(三)自认必须与对方当事人的事实主张一致。

自认人所承认的事实与对方当事人所主张的事实之间不存在矛盾,通常表现为自认人对对方主张的于已不利的事实的明示承认。《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中第八条第二项明确指出:对一方当事人陈述的事实,另一方当事人既未表示承认也未否认,经审判人员充分说明并询问后,其仍不明确表示肯定或者否定的,视为对该项事实的承认。这样就为自认的成立条件进行了有效的补充,即使一方当事人自认在前,对方当事人主张在后,即自认人先在程序中陈述了对自己不利的事实,而后对方当事人在程序中引用了该承认,只要双方当事人主张一致,即可构成自认。

(四)自认是一种于已不利的陈述。

关于判断“于已不利”的标准,有不同观点。败诉可能性说认为是否系不利的事实,应当从是否导致败诉(全部败诉或一部分败诉)的可能性来考察。而证明责任说将不利与证明的负担联系起来,所谓“不利的陈述”就是关于应由对方加以证明的事实的陈述,这样一来,证明责任的分配就成了左右自认成立的前提条件,而证明责任分配的复杂必然使人们难以把握自认的成立要件。因此,至于是否为不利益,因当根据客观情况而定,自认者方面知悉与否,在所不问。中国有关自认的规定中,没有涉及“于已不利”这一要件。

大家通过本站小编为大家搜集到的相关资料,可以知道民事诉讼状中陈述的理由属于自认吗的答案是肯定的。在相关的法律解释文件当中,明确表示在一方当事人在法庭审理当中提交的一切书面材料,或者庭审时的陈述都能构成自认。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pfbkw.com/susong/susongguanxia/8gvn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