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普法百科网 >

诉讼仲裁 >诉讼仲裁案例 >

诉讼时效能否由当事人约定?

诉讼时效能否由当事人约定?

诉讼时效能否由当事人约定?

一、诉讼时效能否由当事人约定?

1、诉讼时效不能由当事人约定

《民法典》

第一百九十七条 【诉讼时效法定、时效利益预先放弃无效】诉讼时效的期间、计算方法以及中止、中断的事由由法律规定,当事人约定无效。

当事人对诉讼时效利益的预先放弃无效。

2、诉讼时效期间最长是二十年

《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条 【普通诉讼时效、最长权利保护期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二、诉讼时效与除斥期间的区别

除斥期间是一种对形成权的行使进行时间限制的期间。诉讼时效和除斥期间都是限制权利行使的期间,权利人在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在期间届满后均引起权利变动的后果。两者的区别主要体现为:

1、适用对象不同:诉讼时效适用于请求权,除斥期间适用于形成权。

2、法律效力不同:诉讼时效的法律效力表现为胜诉权之丧失,权利本身并不消灭,除斥期间的法律效力表现为形成权的消灭。

3、价值取向不同:设置诉讼时效的价值在于促使权利人及时行使权利,加速财产的流转,消灭原有法律关系;设置除斥期间的价值在于消除当事人关系中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维护交易安全,维护原有法律关系。

4、期间和计算不同:诉讼时效一般长于除斥期间,而且诉讼时效可能中止、中断甚至延长,而除斥期间固定不变。第五,适用的主动性不同:法官不能迳行适用诉讼时效,只在义务人主张时效利益时,法官才能适用,但是,法官可以依职权主动适用除斥期间。

诉讼时效期间、以及可以导致时效中止、中断的情形都是法定的,任何当事人都不得对此进行约定,若当事人之间订立的合同对诉讼时效进行了约定,那么一旦约定的内容与法律的规定相悖,约定直接无效。约定无效可能会导致签订的合同部分、或者是全部不具有司法效力。

网站地图
标签: 诉讼时效 约定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pfbkw.com/susong/susonganli/ojzox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