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普法百科网 >

知识产权 >商标 >

工商总局打击商标恶意抢注的措施是什么?

工商总局打击商标恶意抢注的措施是什么?

一、工商总局打击商标恶意抢注的措施是什么?

工商总局打击商标恶意抢注的措施是什么?

目前商标局计划采取四项措施:

一是关口前移,从注册、异议等环节采取提前审查、并案集中审查和从严适用法律等措施,从严从快审理大规模恶意抢注商标案件;

二是研究确定重点商标保护名录并确定相应保护范围和法律适用方案;

三是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对六种突出的恶意抢注表现形式进行定点突破;

四是建立恶意注册嫌疑人名单数据库。

二、社会评论

恶意抢注域名须担民事责任

过去有人因商业目的将别人的驰名商标注册为计算机网络域名,然后开出高价转让这个域名以获取利益。自7月24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一项司法解释认定这种行为具有恶意。根据法律,实施行为时具有恶意是承担侵权或不正当竞争民事责任的条件之一。

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会议日前通过的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域名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公众关注的域名纠纷案件的案由、受理条件和管辖,域名注册、使用等行为构成侵权的条件,对行为人恶意以及对案件中商标驰名事实的认定等,都作出了规定。认定被告实施的网络域名注册、使用行为是否构成侵权或不正当竞争,是依法正确审理域名纠纷的关键。这项司法解释明确规定了行为人注册、使用域名行为构成侵权或不正当竞争的4个条件:一是原告请求保护的民事权益合法有效。二是被告域名或其主要部分构成对原告驰名商标的复制、模仿、翻译或音译;或者与原告的注册商标、域名等相同或近似,足以造成相关公众的误认。三是被告无注册、使用的正当理由。四是被告具有恶意。

针对网络域名纠纷发生的实际情况,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列举了4种最为常见的恶意情形:一是为商业的目的将他人驰名商标注册为域名的;二是为商业目的注册、使用与原告的注册商标、域名等相同或近似的域名,故意造成与原告提供的产品、服务或者原告网站的混淆,误导网络用户访问其网站或其他在线站点的;三是曾要约高价出售、出租或以其他方式转让这个域名获取不正当利益的;四是注册域名后自己不使用也未准备使用,而有意阻止权利人注册这个域名的。只要涉及其中一种情形,法院就可以认定被告主观上具有恶意。

根据这项司法解释的规定,法院认定域名注册、使用等行为构成侵权或不正当竞争的,可以判令被告停止侵权、注销域名,或者依原告的请求判令由原告注册使用这个域名;给权利人造成实际损害的,可以判令被告赔偿损失。

我国的相关法律中也规定了,企业在注册后,也是可以依法注册商标,为了确定商标不会让他人随意的使用,也是可以将商标进行注册,如果在注册了商标后,有不法的企业和个人利用不合法的手段进行恶意抢注,也是会侵犯到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也会受到一定的处罚。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pfbkw.com/chanquan/shangbiao/35lol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