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普法百科網 >

徵地拆遷 >土地承包 >

住宅混合性土地使用有哪些弊端?

住宅混合性土地使用有哪些弊端?

一、住宅混合性土地是指“指城鎮居民以居住為主的住宅與工業或商業等混合用地”,一般是指城市中的商品住宅土地。   

住宅混合性土地使用有哪些弊端?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國務院令第55號)第十二條規定,土地使用權出讓最高年限按下列用途確定:

(一)、居住用地七十年;

(二)、工業用地五十年;

(三)、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用地五十年;

(四)、商業、旅遊、娛樂用地四十年;

(五)、綜合或者其他用地五十年。

因此,住宅混合性土地的土地使用年限要區別具體情況,居住用地的使用年限七十年,工業用地的五十年,商業用地的四十年。土地使用權的具體年限由原土地使用人與所在地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簽訂的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中確定.

二、混合用地有哪些弊端 

弊端主要有以下幾點:

1、使用年限

商業配套40年,辦公50年,比住宅的70年縮水嚴重。

產權時間我理解應該是土地使用權時間,不是房屋產權時間。因為房屋購買後,房屋產權就屬於你了,但土地你只有使用權,無所有權,土地所有權屬於國有。國家規 定純住宅的土地使用權年出讓年限限最高為70年,商業用地最高出讓年限為40年。所以,住房只有40年的土地使用權時間也有可能出現。40年後,國家有權 收回土地及地上附著物。50年和70年聽起來好象對現業主影響不大,但因為《物權法》對綜合用地上的房產使用權是否能夠自動續期規定並不明確,因此,購買 綜合用地上的商住住宅還是有一定風險。《物權法》第149條規定: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期限滿的,自動續期。非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期限滿後的續期,依照法律 規定辦理。該土地上的房屋及其他不動產的歸屬,有約定的,按照約定;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辦理。

2、交易稅費

初次購買或者轉讓時的契稅按照3%收取,而住宅為1.5%;如果國家開徵物業稅、土地增值稅,商業用房的標準也會比住宅高。

3、按揭方式

大多不能申請公積金貸款,但是也有少數專案在開發商的努力下能夠辦到。另40年產權或者50年產權的住宅,如採用銀行貸款的方式,只能得到五成或六成按揭,最長貸款年限10年。

4、日常生活成本

如按公建用途規定,其水、電、暖等使用費用都將採取商用價格。所以,對於購房者應該在購房時詢問清楚。目前,開發商大多在前期開發中採取相應的補救措施,能按民用價格繳納。

5、設計標準

設計導向不同。公建物業受朝向、採光、進深等限制較少,而普通住宅的要求較高。

6、落戶問題

無法遷入戶口

綜上所述,住宅混合性土地的弊端很多,比如土地使用期限短,商業為40年,辦公為50年。交易稅費高、按揭方式不能申請公積金貸款、日常生活成本高、設計標準低以及無法遷入戶口等等。

標籤: 弊端 住宅 土地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pfbkw.com/zh-tw/zhengdi/tudichengbao/k8gdn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