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普法百科網 >

相關懲法的法律常識

勞動法懲法制度
  • 勞動法懲法制度

  • 勞動法休假制度規定細則《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第三條: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國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計入年休假的假期。帶薪年休假:勞動者連續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 22863
勞動法員工獎懲
  • 勞動法員工獎懲

  • 勞動法辭退員工補償標準一、勞動者存在《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規定之情形,且用人單位據此與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無需向勞動者支付任何賠償。二、用人單位依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四十一條之規定,與勞動者解除勞動關係的,用人單位需向勞動者支付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
  • 14213
勞動法獎懲制度
  • 勞動法獎懲制度

  • 勞動法休假制度規定細則《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第三條: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國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計入年休假的假期。帶薪年休假:勞動者連續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 7692
企業違法勞動法懲罰
  • 企業違法勞動法懲罰

  • 企業為什麼不怕勞動法企業沒有怕不怕《勞動法》之説,但企業應當遵守《勞動法》對其的相關規定。被員工告到勞動局可能主要會面臨三點後果:可能對企業的誠信度和形象產生不利影響;企業會對此付出一定的法律成本或法律責任;企業可能會面臨相關行政處罰。一、誠信度員工既然去...
  • 14545
勞動法職工獎懲
  • 勞動法職工獎懲

  • 勞動法辭退職工有哪些類型1、過失性辭退是指企業在勞動者有過錯的情況下,無須提前30天通知,而即刻辭退職工的行為。依據我國勞動法規定,過失性辭退主要有以下情形:(1)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2)嚴重違反勞動紀律或者用人單位規章制度的;(3)嚴重失職,營私舞弊,對用人...
  • 12418
非法行醫罪懲處
  • 非法行醫罪懲處

  • 非法行醫罪是指情節嚴重的沒有獲得醫生職業資格的人蔘與醫療活動。...
  • 21007
勞動法懲罰員工
  • 勞動法懲罰員工

  • 勞動法辭退員工補償標準一、勞動者存在《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規定之情形,且用人單位據此與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無需向勞動者支付任何賠償。二、用人單位依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四十一條之規定,與勞動者解除勞動關係的,用人單位需向勞動者支付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
  • 30568
獎勵懲罰 勞動法
  • 獎勵懲罰 勞動法

  • 忘記打上班卡就被按曠工半天處理,這種懲罰符合勞動法嗎?如果上班是需要打卡的,那麼應打卡。如果沒有,可以請其他同事證明自己確實來上班了,説明忘記打卡。進行記錄信息的修改即可。如果人緣不好,沒有任何人願意證明,只好自認倒黴。下次記得打卡。曠工處理不是懲罰,只是記錄你的...
  • 12900
獎懲制度勞動法
  • 獎懲制度勞動法

  • 勞動法休假制度規定細則《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第三條: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國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計入年休假的假期。帶薪年休假:勞動者連續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 29922
勞動法懲罰制度
  • 勞動法懲罰制度

  • 勞動法休假制度規定細則《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第三條: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國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計入年休假的假期。帶薪年休假:勞動者連續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 20098
勞動法懲處
  • 勞動法懲處

  • 勞動法裁員補償標準一、勞動者存在《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規定之情形,且用人單位據此與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無需向勞動者支付任何賠償。二、用人單位依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四十一條之規定,與勞動者解除勞動關係的,用人單位需向勞動者支付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
  • 22685
員工獎懲勞動法
  • 員工獎懲勞動法

  • 勞動法辭退員工補償標準一、勞動者存在《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規定之情形,且用人單位據此與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無需向勞動者支付任何賠償。二、用人單位依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四十一條之規定,與勞動者解除勞動關係的,用人單位需向勞動者支付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
  • 30922
勞動法關於獎懲
  • 勞動法關於獎懲

  • 勞動法關於工傷賠償標準每個級別不一樣,賠償不一樣,建議諮詢當地律師舉例説,一級至四級工傷傷殘待遇一級傷殘為27個月的本人工資,二級傷殘為25個月的本人工資,三級傷殘為23個月的本人工資,四級傷殘為21個月的本人工資:傷殘津貼:一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90%,二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5%,三...
  • 29386
非法行醫懲處
  • 非法行醫懲處

  • 非法行醫非法行醫是指無醫生執業資格從事診療活動,包括在醫療機構中從事診療活動和擅自開業從事診療活動。有醫生執業資格而未取得開業執照行醫的,不屬本條所稱非法行醫。...
  • 21807
勞動法獎懲規定
  • 勞動法獎懲規定

  • 勞動法工傷規定關於工傷認定標準如下:1、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2、工作時間前後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3、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4、患職業病的;5、因工外出期間,...
  • 27715
勞動合同法獎懲
  • 勞動合同法獎懲

  • 勞動合同法辭退規定勞動合同法辭退規定具體如下:一、勞動法關於辭退補償標準: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勞動者月工資高於...
  • 8380
勞動法裏的獎懲
  • 勞動法裏的獎懲

  • 勞動法裏誤工費怎麼算誤工費計算方式按患者有無固定收入分為兩種。1、固定收入,是指在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工作的人員本應按期得到的、卻因醫療事故就醫造成耽誤工作而喪失的工資、獎金、津貼、特殊工種的補助費等合法收入。2、無固定收入包括兩類人員,一是從事...
  • 5979
消法懲罰性賠償
  • 消法懲罰性賠償

  • 消法生產者有懲罰性賠償嗎有懲罰性的賠償;新消法第五十五條第一款規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從文義上分析,消費者依據此款請求懲罰性賠償,必須具...
  • 21468
勞動合同法懲處
  • 勞動合同法懲處

  • 勞動合同法辭退規定勞動合同法辭退規定具體如下:一、勞動法關於辭退補償標準: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勞動者月工資高於...
  • 18279
法院懲處行賄
  • 法院懲處行賄

  • 懲處違法公司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或者個體工商户等用人單位中,但凡有招用不滿16週歲的未成年人也就是童工的情況的話,從嚴論處,相關主事者及知情包庇者按律法規定從嚴論處。...
  • 16468
刑法懲罰原則
  • 刑法懲罰原則

  • 請問刑法數罪併罰原則?一、限制加重原則限制加重是《刑法》中數罪併罰的基本原則。根據《刑法》規定,當判決宣告的數個主刑為有期徒刑、拘役、管制的時候,採取限制加重原則合併處罰。限制加重原則中的限制,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總和刑期的限制,在酌情決定執行的刑期的時候,不得超...
  • 17537
勞動法獎懲細則
  • 勞動法獎懲細則

  • 勞動法休假制度規定細則《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第三條: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國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計入年休假的假期。帶薪年休假:勞動者連續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 28975
勞動法獎懲條例
  • 勞動法獎懲條例

  • 《企業職工獎懲條例第十一條對於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職工,經批評教育不改的,應當分別情況給予行政處分或者經濟處罰:(一)違反勞動紀律,經常遲到、早退,曠工,消極怠工,沒有完成生產任務或者工作任務的;(二)無正當理由不服從工作分配和調動、指揮,或者無理取鬧,聚眾鬧事,打架鬥毆,影響生...
  • 3322
食品法懲罰性賠償
  • 食品法懲罰性賠償

  • 食品安全法懲罰性賠償責任是什麼根據《食品安全法》第96條第2款的規定:“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銷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產者或者銷售者要求支付價款十倍的賠償金。”因此,針對食品經營者,是否要承擔懲罰性賠償責任...
  • 3901
司法鑑定懲戒
  • 司法鑑定懲戒

  • 司法鑑定個人鑑定嗎可以。司法鑑定是指在訴訟活動中鑑定人運用科學技術或者專門知識對訴訟涉及的專門性問題進行鑑別和判斷並提供鑑定意見的活動。或者説,司法鑑定是指在訴訟過程中,對案件中的專門性問題,由司法機關或當事人委託法定鑑定單位,運用專業知識和技術,依照法定程序...
  • 2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