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普法百科網 >

刑事辯護 >刑事犯罪辯護 >

購買假幣罪的定罪規定是什麼

購買假幣罪的定罪規定是什麼

購買假幣罪的定罪規定是什麼

日常生活當中,提到假幣,大家應該都知道,使用和銷售假幣都是嚴重違法的行為。如果大家在生活當中有見到假幣的話,也應當及時的上交到銀行或者公安部門。假幣的這種行為,嚴重危害了我國的貨幣管理制度,是違法行為。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購買假幣罪的定罪規定是什麼?

一、購買假幣罪的定罪規定是什麼?

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二)第二十條 [出售、購買、運輸假幣案(刑法第一百七十一條第一款)]出售、購買偽造的貨幣或者明知是偽造的貨幣而運輸,總面額在四千元以上或者幣量在四百張(枚)以上的,應予立案追訴。

二、偽造假幣新刑法量刑標準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七十條的規定,偽造貨幣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偽造貨幣集團的首要分子;

(二)偽造貨幣數額特別巨大的;

(三)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

2015年11月1日新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九)》第十一條修訂刪除了死刑的規定,並將“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修改為無限額罰金。

三、盜竊假幣後使用怎麼處罰?

對於盜竊、搶奪假幣後而持有、使用的,應如何認定?在實踐中,專門以假幣為對象進行盜竊、搶劫的恐怕並不多。通常是盜竊、搶奪的貨幣中夾雜假幣或者把假幣誤認為是真幣而進行盜竊、強多,並引發了持有、使用假幣的行為。這些情況比較複雜,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如果盜竊、搶奪的貨幣中夾雜假幣,並且真貨幣數額較大、假幣數額較小,在這種情況下,持有、使用假幣的行為不構成犯罪,可按盜竊、搶奪罪論處。反之,如果盜竊搶奪的假幣數額較大。真幣數額較小,在這種情況下,不構成盜竊、搶奪罪,可按持有、使用假幣罪論處。

一般研製,盜竊假幣,數額較大的,不按盜竊罪處理。因為假幣不存在價值計算問題。如果把假幣誤認為是真貨幣而進行盜竊、搶奪,則發生不能犯未遂問題。在這種情況下,持有盜竊、搶奪的假幣,應如何認定?如果從蒞臨的一致性處罰,則應認定為盜竊或搶奪罪(未遂)。因為這種情況就像盜竊、搶奪而窩藏一樣,是一種不可罰之事後行為。不過,司法實踐可能不採納此種方法。如果是使用假幣,我們主張按牽連犯處理。

四、用假幣行賄是否應該判刑,判什麼刑?

使用假幣行賄應該判刑。在實踐中,如果行賄人使用假幣進行“行賄”的,當受賄人在對假幣不知情的時候進行收受,對受賄人應當以受賄罪的未遂罪論處。理由在於假幣雖屬於“物”的範疇,但沒有使用價值,受賄人是基於認識錯誤而收受的,所以不能實現受賄罪構成,因而應當論為受賄罪未遂。在這種情形下,如果“行賄人”不知道是假幣而使用,是行賄罪;如果知道是假幣而使用,“行賄人”是在利用欺騙手段來謀取不正當利益的,“行賄人”應該在行賄罪和使用假幣罪之間,擇一重罪處罰。

以上資料就是針對,購買假幣罪的定罪規定是什麼的詳細介紹。我國刑法當中有着明確的規定,如果存在購買假幣行為達到4000元以上或者貨幣量在400張以上的,我國法院應當予以立案追訴。並且在現實生活當中,如果偽造假幣的數額特別巨大的話,當事人有可能會被判處無期徒刑,可以看出我國法院對於假幣的這種行為,懲罰力度是非常大的。

標籤: 定罪 假幣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pfbkw.com/zh-hk/xingshi/xingshifanzui/wegdp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