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普法百科網 >

刑事辯護 >刑事處罰辯護 >

二次故意傷害罪如何處罰?

二次故意傷害罪如何處罰?

二次故意傷害罪如何處罰?

一、二次故意傷害罪如何處罰?

故意傷害罪的量刑標準是3~10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儘管犯罪嫌疑人前後兩次對受害者實施了故意傷害行爲,但具體也要看這兩次故意傷害行爲給受害者造成的具體影響,如果是造成受害者嚴重殘疾或者導致受害者死亡的,一般是無期徒刑或死刑。

《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規定: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兩次故意傷害可能會構成故意傷害罪,也有可能並不會構成犯罪。諸如實施故意傷害行爲的公民並沒有達到承擔刑事責任的年齡、或者雖然可以承擔刑事責任但是被傷害罪的傷情並沒有達到輕傷以上等的情形,故意傷害罪就不成立。

二、故意傷害罪的構成要件是什麼?

兩次故意傷害可能會構成故意傷害罪,也有可能並不會構成犯罪。若是滿足以下要件,那麼故意傷害罪成立:

1、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他人的身體權,所謂身體權是指自然人以保持其肢體、器官和其他組織的完整性爲內容的人格權。

應注意的是,本罪侵害的是他人的身體權,因此,故意傷害自己的身體,一般不認爲是犯罪。只有當自傷行爲是爲了損害社會利益而觸犯有關《刑法》規範時,才構成犯罪。例如,軍人戰時自傷,以逃避履行軍事義務的,應按《刑法》第434條追究刑事責任。

2、客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爲實施了非法損害他人身體的行爲。

3、主體要件

本罪的主體爲一般主體。凡達到刑事責任年齡並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其中,已滿14週歲末滿16週歲的自然人有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死亡行爲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4、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爲故意。即行爲人明知自己的行爲會造成損害他人身體健康的結果,而希望或放任這種結果的發生。在一般情況下,行爲人事先對於自己的傷害行爲能給被害人造成何種程度的傷害,不一定有明確的認識和追求。無論造成何種程度的結果都在其主觀犯意之內,所以,一般可按實際傷害結果來確定是故意輕傷還是故意重傷。故意輕傷的犯罪還存在犯罪未遂問題。但對重傷意圖非常明顯,例如企圖嚴重毀容,並已着手實施的行爲,由於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即使未造成任何實際傷害,也應按故意重傷罪(未遂)定罪量刑。

在故意傷害致死情況下,行爲人主觀上存在混合罪過形式,即同時具有傷害故意和致人死亡的過失,這是區別故意傷害致死同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死同過失致人死亡的主要標誌。

不管是出於什麼原因,都不得故意實施傷害他人身體健康的行爲,若是實施了此類行爲,受害者的傷情經過專業機構鑑定確定爲輕傷之後,可能會選擇以對方犯了故意傷害罪爲由向法院起訴。根據規定,犯了此種罪名的公民,可能會被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等的刑事處罰。

我國的故意傷害案件的處理中,如果是我國的人民法院認定行爲人的故意傷害的行爲,造成了受害人輕傷以上的結果的,此時就是達到了刑事立案的標準的,此時是可以以故意傷害罪定罪處罰的,並且我國的犯罪行爲人也是需要承擔相應的民事賠償責任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pfbkw.com/zh-hant/xingshi/xingshichufa/pgr5p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