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普法百科網 >

刑事辯護 >無罪辯護 >

利用迷信詐騙辯護詞有哪些規定?

利用迷信詐騙辯護詞有哪些規定?

一、利用迷信詐騙辯護詞有哪些規定?

利用迷信詐騙辯護詞有哪些規定?

利用迷信詐騙辯護詞的規定是在進行詐騙罪的辯護的時候,一定要尊重事實,1、在實施詐騙前共謀的共同犯罪中,首先提出犯意者通常爲主犯,隨聲附和、表示贊同者通常爲從犯。但這個標準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僅僅在犯罪共謀階段隨聲附和, 而在具體犯罪行爲實施過程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亦屬於主犯,而不構成從犯。

2、在實施詐騙前共謀的共同犯罪中,策劃、指揮犯罪活動者通常爲主犯,被動接受任 務、服從指揮者通常爲從犯。

3、多人實施詐騙罪其行爲屬於共同犯罪,而首次參加共同犯罪或者參加次數少於其他犯罪分子的,以及僅參加了部分共同犯罪的犯罪分子通常爲從犯。

4、在詐騙案中實行行爲強度通常較小,或者技巧不夠熟練,視爲從犯。

5、詐騙案中從犯由於初次作案、行爲強度小,或者技巧不熟練,通常對造成犯罪結果只起很小的作用,甚至根本未起任何作用。

二、法條連結: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詐騙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的解釋》一、根據《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條和第一百五十二條的規定,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構成詐騙罪。個人詐騙公私財物3000元以上的,屬於“數額較大”;個人詐騙公私財物3萬元以上的,屬於“數額巨大”。

綜上所述,在共同犯罪當中,對主犯、從犯以及脅從犯的認定是很重要的,畢竟身份不同,對行爲人的處罰就不一樣。詐騙罪主犯從犯量刑不同主要是從涉案的金額上來看的,如果涉案金額小,而且從犯也有認錯行文和意識,那麼會從輕處罰,而主犯不管金額多少,都會承擔一定的法律制裁。

日常生活當中,對於迷信類型的詐騙活動的話,他是非常重視的,因爲我們國家對於老年人來說的話他們可能還是存在着一些受到詐騙的這樣的一種情況,所以在遇到這樣的詐騙行爲,必須要積極的舉報。

標籤: 詐騙 辯護詞 迷信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pfbkw.com/zh-hant/xingshi/wuzuihu/dv8yo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