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普法百科网 >

刑事辩护 >刑事犯罪辩护 >

如何防范内部人员泄露公民个人信息行为?

如何防范内部人员泄露公民个人信息行为?

如何防范内部人员泄露公民个人信息行为?

老百姓在办理很多业务的时候,都会用到身份证等个人资料,而公安部门则在掌握公民个人信息的主要部门。在最近披露的一些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件中,犯罪嫌疑人不乏是公安内部人员。这种源头上的犯罪活动,很难预防,那么如何防范公安内部人员泄露公民个人信息行为?小编简单给大家做个介绍。

一、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主要来源有什么?

行业内部人员已经成为实施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重要主体,这是此类犯罪的第二个特点。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主要有两个来源:

1、一个是黑客入侵网站非法获取;

2、另一个是各行各业的内幕人员泄露信息。

从打击情况看,目前造成危害最大的主要是像银行、教育、工商、电信、快递、证券、电商各个行业的人员,内部人员把数据泄露出来,成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主体。在侦破的很多公民个人信息买卖案件中,都可以看到内部人泄密。从治理犯罪来说,打击源头是最重要的工作。

二、如何防范公安内部人员泄露公民个人信息行为?

1、集中进行警示教育学习。大队组织全体民警、警务辅助人员召开专门会议,利用公安部近期多次组织集中查办并予以全国通报的典型案例,对全体民警和警务辅助人员开展一次警示教育,认真组织学习《公安机关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管理规定》、《公安信息共享查询应用“七不准”》等规章制度,让每一名民警及警务辅助人员从中受到警醒和教育,进一步增强对公民个人信息的保密意识,严守法律纪律底线,严防类似问题发生。

2、集中清理数字身份证书。大队加强公安信息系统数字身份证书管理,对所有配发数字证书管理和使用情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并强化日常监督管理,明晰持有人及岗位监督责任,严禁警务辅助人员等非执法主体私自保管、使用数字证书。进一步完善数字证书异常、频繁访问情况预警、研判机制,及时做好风险化解管控工作。

3、健全完善制度规范机制。大队结合部门实际加强源头治理,凡涉及使用数字证书的全体民警和警务辅助人员,一律签订泄露公民个人信息《承诺书》。健全公安信息网查询使用审批制度,非经批准不得擅自向社会提供公安工作信息和应用系统数据,严禁上传至互联网、微信及私人信箱。将此项工作措施落实到每一名民警及警务辅助人员。确保数字证书管理使用、操作规范、监督有力,体现专项治理的建设性和实效性,绝不发生泄露公民个人信息案事件的情况。

综上所述,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的来源主要是不法分子盗窃网站信息和各行各业内容人员泄密。其中,公安内部人员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的事情时有发生。相关部门应该对负责同志展开警示教育,健全制度规范,整顿清理数字证书。只有将泄漏个人信息的行为扼杀在源头,才能更好的打击此类犯罪活动。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pfbkw.com/xingshi/xingshifanzui/94dzn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