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普法百科网 >

诉讼仲裁 >证据调查 >

民事案件证人出庭作证规定是什么

民事案件证人出庭作证规定是什么

一、民事案件证人出庭作证规定是什么?

民事案件证人出庭作证规定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72条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当事人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只要知道案件情况的,就可以作为证人。

《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中涉及证人出庭作证具体操作程序的规定有3条(分别是第54条第一、二款,第55条,第58条)。具体程序是:

(1)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10日前提出申请,并经人民法院许可;

(2)人民法院准许的,在开庭审理前通知证人出庭作证,并告知其应当承担如实作证及作伪证的法律后果;

(3)证人出庭后、作证前,审判人员要告知其作证的权利和义务;

(4)审判人员和当事人可以对证人进行询问。证人不得旁听法庭审理;询问证人时,其他证人不得在场。人民法院认为有必要的,可以让证人进行对质。

二、对证人的基本要求:

1、证明的事实与其年龄、智力状况或者健康状况相适应。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53条,不能正确表达意志的人不能作为证人。待证事实与其年龄、智力状况或者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作为证人。

2、证人能够客观陈述亲身感知的事实。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57条规定,出庭作证的证人应当客观陈述其亲身感知的事实。证人为聋哑人的,可以用其他表达方式作证。证人作证时,不得使用猜测、推断或者评论性的语言。

应该说我国缺乏一部专门针对证明出庭作证的相关法律制度,有很多证人都担心,因为自己的出庭作证而影响到个人人身安全,特别是出庭作证的话,就很有可能让原被告双方都知道证人的信息。所以,很多时候证人不愿意出庭作证,也很难采取任何有效措施。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pfbkw.com/susong/zhengjudiaocha/35437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