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普法百科网 >

诉讼仲裁 >诉讼管辖 >

诉讼时效中止跟中断的区别是什么

诉讼时效中止跟中断的区别是什么

一、诉讼时效中止跟中断的区别是什么?

诉讼时效中止跟中断的区别是什么

(1)发生的原因不同。虽然引起诉讼时效中断或中止的事实都是由法律直接规定的,但是诉讼时效中断的事由均是当事人有意识的行为,包括:权利人主张、义务人同意履行、提起诉讼或者仲裁。而诉讼时效中止的事由是当事人意志不能控制的,包括:不可抗力、法定代理人未确定或者丧失民事行为、其他。

(2)发生时间不同。诉讼时效中断中止的次数都是不受法律限制的,但是,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发生在诉讼时效期间的任何时间内。中止只能发生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或者法定事由虽发生于6个月前但持续至最后六个月内的。注意:法定事由发生在最后6个月内,如法定事由消除后,剩下时效期间不足6个月,通说认为,应该补足6个月。

(3)法律效果不同。诉讼时效中断是使已经过的时效期间丧失效力,从中断之时起,重新计算诉讼时效期间。中止则只是使时效期间暂停计算,中止事由消除后继续计算时效期间。

二、民事诉讼时效期限的种类:

1、普通时效:两年。

2、特殊时效:1年,3年,4年,20年(不得中止,中断,但可延长)。

3、商品不合格时:违约请求权为1年,侵权请求权为2年。

三、一审民事案件审理期限是多久?

一审审限一般6个月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一审民事案件的审限为6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6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法院批准;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的审限为3个月,不能延长,若3个月内不能审结,转为普通程序继续审理。

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第一百六十一条规定,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每一起民事诉讼活动当中最起码都会因为原告的起诉导致诉讼时效中断,所以,诉讼时效的中断,在民事纠纷当中是很普遍很常见的,相比起诉讼时效的中断,肯定诉讼时效的中止会给原被告双方带来一些不便,因为恢复时效的时间是没办法确定的。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pfbkw.com/susong/susongguanxia/z6l76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