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普法百科网 >

诉讼仲裁 >诉讼管辖 >

撤诉后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撤诉后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一、撤诉后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撤诉后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撤诉后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律规定是从撤诉裁定书生效之日起重新计算。《民法通则》第一百四十条 规定: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二、具体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

诉讼时效因权利人主张权利或者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后,权利人在新的诉讼时效期间内,再次主张权利或者义务人再次同意履行义务的,可以认定为诉讼时效再次中断。  权利人向债务保证人、债务人的代理人或者财产代管人主张权利的,可以认定诉讼时效中断。

权利人向人民调解委员会或者有关单位提出保护民事权利的请求,从提出请求时起,诉讼时效中断。经调处达不成协议的,诉讼时效期间即重新起算;如调处达成协议,义务人未按协议所定期限履行义务的,诉讼时效期间应从期限届满时重新起算。

提起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依程序法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请求人民法院以国家强制力来保护其合法权益。虽然“提起诉讼”是引起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之一,但是怎样理解“提起诉讼”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

《民事诉讼法》第十三条规定“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也就是说,当事人有起诉的权利,也有撤诉的权利。但由此引起法律后果,我们不能一概而论。提起诉讼是否必然引起诉讼时效中断,我们要视具体情况来定,不能说绝对能引起诉讼时效中断,也不能说绝对不能引起诉讼时效中断,我们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对于民事方面的案件,如果经过一段时间不行使自己的诉讼权利的话,那么可能就不会得到法院的胜诉保障了,这也是为了督促当事人尽快的行使自己的权利,避免法律方面的资源浪费,当然在提起诉讼或者是当事人从事的特定行为,也会导致诉讼时效中断。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pfbkw.com/susong/susongguanxia/0k7l6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