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普法百科网 >

诉讼仲裁 >诉讼仲裁法规 >

2022民法总则无民事行为人是指什么?

2022民法总则无民事行为人是指什么?

随着《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实施)颁布,《民法总则》将废止。

2022民法总则无民事行为人是指什么?

一、《民法典》无民事行为人是指什么?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所谓无行为能力人,是指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和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或已满八周岁但患有精神病、完全不能辨别自己行为的性质和后果的未成年人是无行为能力人。无行为能力人对自己行为的性质和后果都无法判断,只能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进行各种民事活动。但是,在实践中,并不是所有的民事活动都需要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无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一些根据其年龄、智力事实上可以理解的行为或不会损害其利益的行为,比如购买一块橡皮,接收奖励、赠与等等。

二、无行为能力人的行为效力的内容

1、纯粹受益和行为能力以内的细小民事行为有效;

2、其他行为均无效;

3、如果定立合同,合同本身不能成立。

关于无行为能力人继承问题补充:遗嘱人立遗嘱时必须有行为能力。无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即使其本人后来有了行为能力,仍属无效遗嘱。遗嘱人立遗嘱时有行为能力,后来丧失了行为能力,不影响遗嘱的效力。必须注意的是,《民法典》第十六条规定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因此,他们所立的遗嘱应为有效。盲、聋、哑属于生理疾病,并不代表其无行为能力或行为能力受到限制,他们所立遗嘱应为有效。

我国的民法中对无民事行为人有着非常明确的界定,也对无民事行为人所进行的社会活动是否具有效率作了明确的规定。需要注意的是,无行为能力人所做出的决定和行为,在法律上具有不确定性,例如与无行为能力人签订相关的劳动合同或者协议,在法律上是不被认可的,不受法律保护。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pfbkw.com/susong/susongfagui/p1y4r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