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普法百科网 >

婚姻家庭 >遗产继承 >

什么是法定继承

什么是法定继承

什么是法定继承

大家经常听到遗产官司新闻事件,尤其是港台地区的豪门遗产纠纷。经常上娱乐新闻版面,谈到遗产,就会牵扯继承权的问题。不过一般大户人家都会提前立好遗嘱,继承分配的问题还用不上法定继承。那么法定继承是什么呢?法定继承就是指死亡人在拥有大笔遗产的情况下,却没有订立遗嘱。这种情况下的继承人都应该是拥有法定继承资格的人。那么我们就来看看都谁拥有法定继承以及法定继承的相关条件。

关于我国《继承法》相关规定

在没有遗嘱的情况下或者遗嘱继承人无法继承的情况下,首先是配偶、父母、子女。

其次是兄弟姐妹、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这些都是法定继承人。

关于法定继承的特征:

首先法定继承是作为遗嘱的补充附属,在没有遗嘱的情况下和遗嘱继承人无法继承的时候凸显它的重要性。

法定继承人基本都是直系亲属或者说是跟被继承人有直接关系的人。

法定继承的权威性不容质疑。

法定继承、遗嘱和遗赠是同等存在的。

触发法定继承的条件是什么?

没有遗嘱的情况下

继承人放弃继承、继承人没有继承资格(继承人死亡、严重犯罪行为等)

遗嘱没有涉及到的部分、遗嘱共有人其他继承人享有的部分

法定继承相关注意要点:

父母离异与孩子的继承资格没有因果关系

继父母与孩子的继承资格要看抚养孩子的年龄段

在没有遗嘱的情况下,配偶、子女和父母的继承利益均等。在没有父母子女配偶的情况下,兄弟姐妹以及爷爷奶奶外国外婆才有继承资格。同样,继承利益均等。

(儿媳、女婿对公婆岳母岳父有赡养义务同样有资格继承遗产)

生活困难或者继承人没有行为能力可以多分配一些遗产。

标签: 法定继承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pfbkw.com/jiating/yichanjicheng/3npo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