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普法百科網 >

婚姻家庭 >遺產繼承 >

老人活著寫的遺囑生效嗎

老人活著寫的遺囑生效嗎

一、老人活著寫的遺囑生效嗎

老人活著寫的遺囑生效嗎

不生效,根據我國法律規定,遺囑的受益者被稱為繼承人。在法定繼承關係中,每個公民,不論性別、年齡、精神狀況、家庭出身、社會地位如何,也不論是完全行為能力人、限制行為能力人,還是無行為能力人都可以作為被繼承人。但這只是具有了作被繼承人的資格,要現實地成為被繼承人還須具備以下條件:

(1)公民死亡或被宣告死亡。如果公民沒有死亡就不會發生繼承關係。

(2)公民死亡時必須留有個人合法財產。

(3)公民死亡時必須有符合《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實施)規定的法定繼承人(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來繼承其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如果遺產無人繼承,則應按無人繼承的遺產處理,但這種處理不是繼承,故死亡的公民也不能成為被繼承人。

所以被繼承人活著遺囑是有效的,受我國法律的保護,但是隻有被繼承人死亡或者被宣告死亡後遺囑才會生效。

二、繼承的種類

繼承分為遺囑繼承和法定繼承。遺囑是指人生前在法律允許的範圍內,按照法律規定的方式對其遺產或其他事務所作的個人處理, 並於創立遺囑人死亡時發生效力的法律行為。按照遺囑繼承財產的就是遺囑繼承。法定繼承是指在被繼承人沒有對其遺產的處理立有遺囑的情況下,由法律直接規定繼承人的範圍、繼承順序、遺產分配的原則的一種繼承形式。法定繼承又稱為無遺囑繼承,是相對於遺囑繼承而言的,語源自羅馬法的,亦即非遺囑繼承。

法定繼承是遺囑繼承以外的依照法律的直接規定將遺產轉移給繼承人的一種遺產繼承方式。在法定繼承中,可參加繼承的繼承人、繼承人蔘加繼承的順序、繼承人應繼承的遺產份額以及遺產的分配原則,都是由法律直接規定的。因而法定繼承並不直接體現被繼承人的意志,僅是法律依推定的被繼承人的意思將其遺產由其親近親屬繼承。

只要年滿十八週歲有個人合法財產的,都是可以通過訂立遺囑進行支配財產。遺產的生效條件是立遺囑人死亡之後。遺產的繼承方式有遺囑繼承和法定繼承順序繼承。繼承在知道自己有遺產可以繼承的時候,需要在兩個月之內做出是否繼承的決定。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pfbkw.com/zh-tw/jiating/yichanjicheng/90xe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