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普法百科網 >

智慧財產權 >軟體著作權 >

陝西省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快軟體產業指什麼?

陝西省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快軟體產業指什麼?

一、充分認識加快軟體產業發展的戰略意義

陝西省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快軟體產業指什麼?

資訊產業已成為全球第一大產業,其核心和靈魂就是軟體產業。2004年,全球軟體產業規模達到7826億美元,我國軟體產業規模達到2300億元人民幣,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陝西是我國最早從事計算機、積體電路及相關產品研發和生產的省份之一。全省現有從事軟體開發、積體電路設計、系統整合、網路工程、工業控制等軟體企業800餘家,從業人員近5萬人,2004年,我省軟體產業實現銷售收入145億元,工業增加值57?3億元,實現利稅26億元。西安是全國4家國家級軟體產業“雙基地”之一,陝西是全國軟體產業重點佈局地區之一,現有國家級示範性軟體學院三所、示範性軟體職業技術學院三所,省級示範性軟體學院一所,發展軟體的基礎條件較好。

目前,我省軟體產業發展尚處在初期階段,存在著產業總量和企業規模較小,集中度不高,研發生產投入不足,高階人才缺乏,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核心技術少,產業發展環境還有待進一步改善等問題。

面對國內軟體產業地位日趨重要、競爭日趨激烈的新形勢,亟需採取有力措施,加大對軟體產業的支援力度,積極把我省軟體產業的潛在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做大做強軟體產業。

二、我省軟體產業發展思路、目標和重點

“十一五”時期軟體產業發展的思路是:發揮人才、教育和產業基礎優勢,以體制機制和科技創新為動力,面向國內、國際兩個市場,以國家振興軟體產業行動為契機,以軟體技術產業化、軟體企業規模化和軟體產品國際化為目標,以西安軟體園為依託,以西安為中心,以關中地區為主體,構建區域軟體產業體系,力爭在行業應用軟體、嵌入式軟體、資訊保安軟體、中介軟體、軟體出口和軟體服務等六個方面取得突破,形成一批具有較強實力的軟體企業和名牌產品,實現軟體產業的跨越式發展。

到2010年軟體產業發展的四大目標:(1)把西安軟體園建成國際知名、國內一流的軟體產業叢集基地,帶動和形成全省具有競爭優勢的軟體產業體系。(2)把西安建成國內最具競爭力的軟體研發基地和人才培養基地。把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和西北大學等高校的示範性軟體學院、軟體職業技術學院辦成國內知名軟體學院,建設好國家軟體人才國際培訓基地(西安),再新辦一批示範性軟體學院和示範性軟體職業技術學院,形成層次合理的軟體人才培養體系。(3)做大做強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知名企業,軟體研發、生產、出口、服務等方面在國內佔有重要位置,一些關鍵技術領域達到國內或國際領先水平。(4)2010年,軟體產業銷售收入力爭達到400億元,出口達到2億美元,從業人數達到10萬人。

軟體產業發展重點集中在五大領域:(1)優先開發面向重點行業的應用軟體。包括製造業、能源、交通、通訊、金融、醫療、農業、環保、旅遊、教育、數字娛樂、電子政務、電子商務等13個行業的應用軟體系統。(2)重點開發市場需求潛力大的嵌入式軟體。包括電力裝備、工程機械、數控機床、紡織機械、汽車等傳統制造業以及資訊家電、行動通訊、環境監測、交通控制、醫療裝置、軍事裝備等領域的嵌入式軟體。(3)積極開發資訊保安領域軟體。以我省率先制定的無線區域網安全標準(WAPI)為契機,儘快推出系列化無線通訊安全控制與管理軟體。重點發展資料遠端備份與容災軟體、資料安全與資料快速恢復軟體、加密軟體、防火牆、安全路由器、入侵容忍與內部監控系統等資訊保安產品。(4)大力發展軟體外包與資訊服務。重點發展面向日本、美國的軟體訂單加工、軟體人才派遣,以及資料處理、業務流程處理等軟體外包資訊服務,積極擴大全球軟體外包業務。(5)加快構建軟體技術支撐平臺。積極開發中間件和工具軟體,為應用軟體開發與產業化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建立和完善國家和省級軟體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促進產、學、研相結合。加快重大軟體技術與產品的自主開發,提高軟體產業市場競爭力,在關鍵領域獲得自主智慧財產權。

三、加大扶持力度,促進軟體產業快速健康發展

1、切實落實國家有關軟體產業發展的優惠政策。對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銷售其自行開發生產的軟體產品,2010年前按17%的法定稅率徵收增值稅,對實際稅負超過3%的部分即徵即退,由企業用於研究開發軟體產品和擴大再生產;新辦軟體生產企業經認定後,自獲利年度起享受企業所得稅“兩免三減半”優惠政策;對國家規劃佈局內的重點軟體生產企業,當年未享受免稅優惠的減按10%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對經認定的軟體生產企業進口所需的自用裝置,以及按照合同隨裝置進口的技術(含軟體)及配套件、備件,除列入《外商投資專案不予免稅的進口商品目錄》和《國內投資專案不予免稅的進口商品目錄》外,均可免徵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軟體生產企業人員薪酬和培訓費用可按實際發生額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列支。

2、加大對軟體產業發展的資金扶持力度。加大省科技創新、企業挖潛改造、中小企業發展、引進國外智力等專項資金對軟體行業的支援力度,重點支援軟體產業公共設施建設、高階人才引進、重大軟體專案開發、軟體產業化、軟體出口、智慧財產權保護、軟體企業軟體能力成熟度模型(CMM)認證和人才培訓等,重點支援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在國際國內具有較強競爭力的軟體企業,併為相關國家軟體產業專案提供配套資金。有條件的市要以相應專項資金加大對軟體行業的支援力度。積極建立以政府投入為引導,社會、企業投資為主體,市場化運作的多渠道、多層次、多元化的投融資體系。鼓勵各類科技風險投資機構對軟體產業進行投資。鼓勵外商在省內獨資、合資、合作創辦軟體企業。建立健全產權交易市場,促進非上市軟體企業的資本流動。

3、加速軟體人才隊伍建設,抓好尖子人才的選聘和使用。重點建設我省現有的示範性軟體學院和軟體職業技術學院,加快國家軟體人才國際培訓基地(西安)建設,發揮其培養高階軟體人才的帶頭示範作用。再創辦一批示範性軟體學院、示範性軟體職業技術學院和技術學校,為軟體產業發展提供合格的產業工人。加強對高層次軟體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養。鼓勵省內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軟體企業開展國際交流活動。重點引進軟體系統管理、系統分析設計、市場開拓推廣方面的高階人才,大量吸引留學歸國人員和外籍人員到我省創辦軟體企業。積極組織從事軟體教育的大學教師出國培訓。擴大軟體人員勞務輸出。

4、加快西安軟體園建設,促進軟體產業叢集發展。發揮西安軟體園在全省軟體產業發展中的龍頭帶動作用,進一步完善園區配套體系,提高園區綜合服務功能。吸引跨國公司、世界IT百強及國內大型軟體公司進園設立研發中心,聯合培養高階軟體人才。努力把西安軟體園建成國際知名、國內一流的軟體產業叢集基地,同時加快寶雞、咸陽等軟體園的規範化建設,形成以西安為中心,以關中高新區為主體,輻射全省的軟體產業格局。

5、做大做強龍頭骨幹企業。鼓勵和促進軟體企業走集團化發展道路,爭取在較短時間內形成若干個較大的龍頭企業。吸引境內外大公司與我省軟體企業聯合協作、嫁接併購,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骨幹企業。扶持引導中小型軟體企業走專業化發展道路,培育一批具有活力和創新能力的中小型軟體企業。實施名牌發展戰略,促進軟體企業和產品創牌子、上規模、上檔次。

6、加快構建軟體產業技術創新平臺,提高軟體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積極建立和完善國家和省級軟體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鼓勵軟體企業建立技術中心,構建軟體企業、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相結合的軟體技術創新平臺和支撐體系。對符合條件的軟體企業研製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所發生的各項費用,計入管理費用;盈利軟體企業當年發生的技術開發費比上年實際增長10%(含10%)以上的,其當年實際發生額除按規定據實扣除外,年終可再按其實際發生額的50%抵扣當年應納稅所得額。企業從事軟體技術轉讓、技術開發業務和相關的技術諮詢、技術服務取得的收入,免徵營業稅。鼓勵軟體企業通過質量保證體系和CMM認證,實現標準化管理,凡首次通過CMM2級以上認證的軟體企業,由省有關專項資金給予不低於認證費用30%的補助。

7、積極開拓國際市場,擴大軟體產品出口。認真落實鼓勵軟體出口的有關政策,支援軟體企業通過勞務輸出、工程承包、專案承包、開拓國際應用服務市場等多種方式,擴大軟體出口,增強企業國際競爭力。大力吸引境外企業來我省興辦出口型軟體企業。進一步完善軟體出口管理辦法,按現行出口退稅政策對軟體企業給予優惠,軟體企業可享受便捷通關等服務。簡化軟體從業人員出入境審批手續,實行一次審批、年內多次有效的辦法,方便其赴境外培訓、考察和國際業務交流活動。

8、支援軟體企業建立智力、技術、管理要素參與分配的激勵機制。建立股票期權等激勵制度,通過獎勵股權、出售股權和技術折股等方式,穩定優秀人才,確保軟體企業的長遠發展。允許技術專利和科技成果作價入股。經認定的軟體企業以實物形式獎勵軟體專業人員的部分,准予計入企業工資總額。

四、加強領導,為軟體產業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1、加強對軟體產業發展的綜合協調指導。省政府成立軟體產業發展協調指導小組,由省政府領導擔任組長,成員由省級有關部門、西安市、部分高校和西安軟體園等單位組成。協調指導小組負責制定全省軟體產業發展規劃,出臺有關優惠政策,協調解決發展中的重大問題。同時,設立專家顧問組,為軟體產業發展提供決策諮詢。充分發揮軟體產業協會和各類中介機構的協調諮詢服務作用。省級有關部門在各自職責範圍內做好支援軟體產業發展的相關工作。

2、大力培育和規範軟體市場,保護智慧財產權。加快培育省內軟體產品市場,積極向外推介本省軟體產品。重大資訊化工程或應用系統建設,政府投資及財政撥款性事業單位的資訊化專案,軟體系統價格在50萬元以上的,必須進行招標。繼續開展軟體正版化工作,地方各級政府機構和企事業單位必須使用正版軟體,政府導購優先使用國產軟體和本省軟體產品,涉及國家安全的系統必須使用省產、國產軟體和裝置。對企事業單位所購軟體,凡購置成本達到固定資產標準或構成無形資產的,可按固定資產或無形資產進行核算。加大智慧財產權保護力度,嚴厲打擊軟體侵權盜版行為,規範軟體行業市場秩序。

3、進一步營造良好的軟體產業發展環境。地方各級政府要切實轉變職能,強化服務,按照支援體系健全、企業待遇公平、優惠政策透明、辦事簡捷高效、保障條件完備的要求,為軟體產業發展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法制環境、市場環境和人文環境。

4、加強軟體基礎設施的條件建設。一是寬頻網提高網速,以利軟體外包和出口;二是公共服務平臺,為軟體企業提供共性服務;三是中介機構建設,推動軟體企業建立聯盟或行業協會。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pfbkw.com/zh-tw/chanquan/ruanjianzhuzuo/560po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