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普法百科網 >

法律顧問 >法律 >

交通事故逃逸土傷如何認定

交通事故逃逸土傷如何認定

交通事故逃逸土傷如何認定
交通事故逃逸土傷如何認定

交通事故逃逸如何認定:交通運輸肇事後逃逸以行爲人構成交通肇事罪爲前提條件。
《解釋》中“本解釋第二條第一款規定和第二款規定的情形之一”指的是構成交通肇事罪的情形,是交通運輸肇事後逃逸的前提條件。如果行爲人的行爲發生了交通事故,但情節輕微,或負次要責任、同等責任等,則不構成交通肇事罪。

這種情況下,行爲人若主觀上認爲後果嚴重,自己已構成犯罪,爲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不應認定爲“交通運輸肇事後逃逸”。因爲刑法僅處罰那些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的行爲,對於客觀上未造成嚴重的社會危害或威脅的行爲,不宜以刑法的方法定罪處罰。
2、交通運輸肇事後逃逸以行爲人爲逃避法律追究爲主觀目的條件。

《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第七條規定:發生交通事故的車輛必須立即停車,當事人必須保護現場,搶救傷者和財產(必須移動時應當標明位置),並迅速報告公安機關或者執勤的交通警察,聽候處理;過往車輛駕駛人員和行人應當予以協助。

第二十條規定:當事人逃逸或者故意破壞、僞造現場、毀滅證據,使交通事故責任無法認定的,應當負全部責任。這說明行爲人的先行行爲即交通肇事行爲產生以下五方面的行政義務:一停車義務;二保護現場;三搶救傷者和財產;四報警;五聽候處理。這五種義務屬於行政法規規定的行政義務。其中搶救傷者和財產亦是刑事義務。

《解釋》中“爲逃避法律追究”是行爲人逃逸行爲的主觀目的,法律追究不僅包括刑事法律追究,也應包括民事法律追究、行政法律追究,即包括,民事人身、財產損害賠償義務;五項行政義務;搶救傷者和財產的刑事義務。所以交通運輸肇事後,行爲人負有上述三類義務,爲逃避任何一類義務,在主觀上都具備了應受刑法加重追究刑事責任的主觀要件,都是逃避法律追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pfbkw.com/zh-hant/guwen/falv/1wpgv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