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普法百科网 >

刑事辩护解答 >刑事犯罪辩护律师解答 >

职务犯罪中的主观故意如何认定

职务犯罪中的主观故意如何认定

要准确认定行为人的主观故意,首先必须查行为人的认识状态,即行为人是否对相应犯构成要件中的客观方面也就是事实有着明确的认识,以此为基础,再考察行为人是否存在犯罪故意以及何种故意(直接故意还是间接故意)。行为人的认识是否还包括违法性认识,理论界有不同的意见,按照现行《刑法》第14条“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的规定,对于我国刑法中犯罪故意的主观认识为事实性认识并无争议。
一般认为,事实性认识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对行为客观方面的认识,即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2)对法律所规定的危险或结果的认识,在危险犯或结果犯中,行为人应认识到其行为会产生法律所设定的危险或结果。
(3)对行为对象的认识。当行为的对象成为犯罪的构成要件时,行为人对行为所指向的对象必须有明确的认识,否则,行为人就会因为对其行为指向的对象无认识而不知晓行为所影响的社会关系。
(4))对行为的时间、地点和方法、手段的认识。对于一些以一定的时间、地点和方法、手段作为特殊构成的个罪来说,行为人必须对行为的时间、地点和方法、手段有明确的认识。

职务犯罪中的主观故意如何认定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pfbkw.com/bianhu/fanzuijieda/69ggo8.html